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板栗树公母有什么区别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板栗树公母有什么区别的知识,包括板栗树是怎么种出来的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板栗树能长多高多大
板栗树长高可达20m。(地区不同高矮有差异)
栗树因各地的气候、土壤与其它条件的不同,生境各异,致使树形高矮、叶背和果壳上的毛被、果的成熟期、尤以果的大小及其品质都有差异。
栗树属落叶乔木,所产的果实为栗子。我国境内主要在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河南等省份广泛种植,多为半冠移栽。素有栗子、桃、杏、李、枣被并称为“五果”。栗子即可生吃,也可炒可煮。
二、栗子树长什么样
栗子树是高达20米的乔木,胸径80厘米,冬芽长约5毫米,小枝灰褐色,托叶长圆形,长10-15毫米,被疏长毛及鳞腺。叶椭圆至长圆形,长11-17厘米,宽稀达7厘米,顶部短至渐尖,基部近截平或圆,或两侧稍向内弯而呈耳垂状,常一侧偏斜而不对称,新生叶的基部常狭楔尖且两侧对称,叶背被星芒状伏贴绒毛或因毛脱落变为几无毛;叶柄长1-2厘米。雄花序长10-20厘米,花序轴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雌花1-3(-5)朵发育结实,花柱下部被毛。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疏时则外壁可见,壳斗连刺径4.5-6.5厘米;坚果高1.5-3厘米,宽1.8-3.5厘米。花期4-6月,果期8-10月。
三、板栗树是怎么种出来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吃过板栗,它经常以炒板栗的身份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口感清脆,芳香浓郁,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很多人只知道炒板栗,不知道板栗树是怎么种出来的,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板栗树的种植管理。
1、品种选择
首先种植板栗树,品种选择非常关键,建议大家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板栗树品种,最好具备一定的抗病虫能力,更有利于后期生长。
2、土壤要求
板栗树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虽然比较喜欢潮湿的土壤,但湿润度过高也是不行的,如果根系长期泡在水中,很容易影响树体的正常发育。建议大家在栽培前,选择具有一定坡度的和高度且含有微酸性土质的地块,在低洼潮湿的地块是不行的。
3、合理种植
为了提高板栗的质量,在种植密度上一定要规划合理,平均每亩栽种30~40株是最佳的,种植过密容易影响板栗的产量和质量。
4、水肥管理
施肥是种植板栗树的重要一环,在培植育苗前,需挖好坑并放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以增加土壤的保肥能力,为板栗树的后续管理奠定基础。水分方面需要配合施肥同步进行,做到肥水供应充足,特别是在板栗收获前15天,此时正好处于果实膨大期,如果干旱缺水,对果实影响是非常大的。
5、修剪管理
板栗树的修剪主要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指的是落叶后到第二年春季花芽开始萌发这段期间的修剪,主要是为了促进板栗树的正常生长和?花形成,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等。夏剪指的是板栗树萌芽期进行的修剪,主要目的是增加树势,减少雄花,方法包括抹芽和疏枝两种。在板栗开花时,由于花朵数量较多,必须摘除一些多余的劣质花,保留完整的健康花,一般留1~3朵最为合适。
四、栗子树别称
栗子树的别称板栗树。
板栗树是比较高大的乔木果树,生长结果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喜光性强;二是强枝结果。板栗一般由结果母枝的先端数芽抽生结果枝结果,强壮结果母枝不仅形成产量,也是扩展树冠和培养骨干枝的主要枝类。整形修剪都要着眼于促进长势。板栗的顶端优势使树冠上不同部位枝梢的生长势和生长量具有明显差异。顶端直立的枝梢生长势最强,其下部位的枝梢势力依次减弱。下垂大枝常自然枯死。树冠各部位结果枝的长势、结果数量、栗实大小也具有明显差异
五、板栗树生长的周期
板栗一生要经历5个时期,即幼树期、初果期、全果期、陈化期和更新期。板栗是一种抗病力强的长寿树种。常见的树龄为200~300年,树干直径在5米以上的大树才可正常结果。
板栗为壳斗科双子叶植物,被誉为“干果之王”。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板栗叶子呈椭圆形或长圆形,边缘具刺齿。花蕾为雌雄同体,雄花直立柳絮,雌花单株或多株生于总苞;果实被封闭在密集的穗状花序中。一个果实直径5-11厘米左右,板栗树花期为5-6月,果实成熟期大概在9-10月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